前言:在宏博,有这样一批人:他们离家数百公里甚至更远,常年驻守在项目一线,忍受着异地工作生活的孤寂和枯燥,
甘冒户外的酷暑或风霜,为提升当地输变配网的安全系数不辞辛劳、尽心竭力。他们是宏博的脊梁和典范,坚守着宏博的初心和使命!
5月中旬,豫东某地,骄阳如火。
宏博交付人员田高坡吃过早饭,按照惯例先到甲方报到,然后按图索骥,一路驱车数十公里来到乡下,逐次找到3-5个指定的线杆,
去维修或更换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。
从去年下半年至今,他在这里已经坚持半年多了。
日复一日,乐此不疲……
田高坡的工作地,大多位于偏僻乡道边或者大田里。
骄阳之下、无风无云,田野当空、无遮无拦,布谷鸟在不远处欢歌,四下是一望无际的麦田。
此时,气温已经飙升至35℃,身穿短袖仍感到酷热难耐,田高坡却按要求换上长袖工装,戴上安全帽、绑上安全带,
浑身上下收拾好之后,再搬出工具箱、拿下伸缩梯,准备工作才算停当。
只见他娴熟地攀上线杆、绑上滑轮,将绳索一端固定在旧控制器上,另一端固定在线杆的下端,又按下开关、将线拔下,
拿出工具将旧的控制器小心卸下,再用绳索放到地上,然后换上新的自动化控制器,再安装、插线、拍照、上传,待至中心反馈无误,这项工作才告结束。
看似工作非常简单,实则一点也不轻松。
控制器低的还好些,高的地方梯子根本用不上,还需要他足登脚趴攀上去,操作难度更大、危险系数更高;尤其是新旧两种控制器,重量少则一二十斤,
多则五六十斤,要用绳索升降3米上下,稍不留心就可能掉到地下;绝缘材质的梯子在承重之下,又与水泥路面几乎垂直,一不留意也有可能人仰马翻。
即便一切顺利,一个小时的辛苦劳作,汗水也早已湿透衣衫……
田高坡细心地给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上螺丝
被田高坡称作“控制器”的,正式的名称是“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”。
配电自动化终端是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实时数据监控故障检测、故障区域定位、隔离及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等功能。
当电网某段出现短路等故障时,其能在1-2秒内切断开关并将信息自动上传;待电力维修人员将故障排除后,通过远程控制第一时间合闸,以最大程度减少停电时间。
与旧的控制器相比,这种新型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的优势在于,除了能够自动切断故障线路并将故障信息快速上传,还能实现远程控制,
不仅大大节约人工成本,还能最大程度缩减停电时间。
换而言之,作为农村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,新设备的加持大幅提升了电网智能化运维的水平。
仅仅在豫东,就至少有两个县/区选择与宏博合作,一方面将10KV配电网内旧的控制器进行更换,一方面还要新增更多的新型控制器,同时还要常驻人员实时运维,
确保该系统的正常运行。
因此,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该项目就有条不紊进行至今。
由于工作出色、成效明显,宏博团队不仅得到甲方的认可,更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日渐增强,全国范围内选择与宏博合作的客户也越来越多。
在豫西,在冀北,在鲁西,在鄂南……在全国很多地方,都能看到宏博人在输变配网辛勤工作的身影。
如果不出意料,田高坡和他的同事们,可能还要继续驻守很长时间……
田高坡正在安装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
田高坡实际年龄并不大。
许是因饱经风霜、面容黝黑,也许是做事认真、老成持重,感觉他比同龄人要成熟干练许多。
据田高坡讲,他家是中牟的,进宏博才刚两年,一直在交付部门工作,只是工作内容不太一样,且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驻守豫东一县,
不到一年,如今已然成为部门的骨干。
因为是长期驻守,他和另一名同事在县城租了房子,工作地却常在乡下又很不固定,吃饭也只能就近在乡镇里凑合,午休更是只能在车里猫上一会儿。
又因工期紧、任务重,阴雨天又不能在室外工作,虽然离家只有500多里,车程仅需两三个小时,他也因为工作忙,不能确保每周都能回去,为此时常感觉亏欠家人很多。
他深知,自己工作平凡却责任重大,一举一动、一言一行,不仅关系到驻地企业和百姓的用电安全,更干系宏博的荣誉和信用,“再苦再难,工作总是第一位的,一丝一毫也马虎不得!”
宏远天下,博大精微。
这就是宏博人的风骨,也是宏博人的坚守!
做完工作后满是灰尘的衣袖和手